
過去這十多年來,科技的發展速度已經遠遠的超越我們的想像,雨林的砍伐以及資源的消耗已經盡乎失控的程度,如今因為石油危機大家才回過來想能源匱乏的問題,到底是為時已晚了還是有轉圜的跡象?其實目前至少還看不出來。當油價飆漲還有全球經濟發展下的通膨危機,科學家才呼籲說大家應該要節能省炭,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甚至腳踏車,少開車更能省錢省炭,看似很合理,但是我只能說這只是因為與經濟發展做了不得已的折衷方案;當地球暖化還有石油可能枯竭的跡象前難道科學家不知道這樣子的後果嗎?當然不可能啦,但是在經濟發展的衝刺下,這些言論自然會被打壓,我們可以停止發展嗎?當然不可能啦,因為我們是人類,更是這生態圈最大的兇手之一。2008年的北極冰帽面積又打破2007年的紀錄,當然北極冰帽全部溶解也不至於導致全球都淹沒,但是地球是種自然調節的生態體,冰帽可以反射部分的太陽光,並且降低溫室效應的影響,至少我們可以確定地球溫度將可能節節高升,高溫的影響可能會導致植物接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變差,在地球最大的肺雨林自然會因為高溫也直接影響到它對於生態的調解作用。再加上全球各地都有沙漠化的現象,綠地的減少也會讓排氧量下降,而且北極哪天真的都溶光了,所產生的淡水會影響到洋流,海洋生態圈可能會有不小的浩劫,洋流的改變應該也會導致各地氣候異常,現在的大風雪、熱浪、颱風等天然災害已經是常見的自然現象。未來的二三十年後還有機會看到北極熊嗎?我想我們都低估了生態反撲的速度,當我們感到危機的時候,科學家說很多現象將不會在我們有生之年看到...